武汉尖锋教育是您值得依靠的教育平台 提分热线:17771439616
copyright 2007-2020 武汉尖锋教育一对一&一对三
赋分制作为新高考改革中的核心计量规则,直接决定了选科组合的最终竞争力。它通过将再选科目(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)的原始分转换为全省排名对应的等级分,解决不同科目因试题难度、考生水平差异导致的公平性问题,使学生能真正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分数最大化。
今天大海老师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中的赋分制,帮助高一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,为选科做准备!
“3”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,总分450分,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
“1”: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,满分为100分,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
“2”: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任选2科,每科满分均为100分,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
也就是说,涉及到“等级转换赋分”的科目,是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4门,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。
新高考下实行等级赋分,让选择同一科的同学进行对比,然后赋分,这样有利于解决因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。
大家首先注意两点:
1.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。遵循“原始分数——百分比例——等级——转化分数”的等级赋分路径。
2.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,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,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,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。
具体换算过程:
1.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、赋分区间。
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,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共5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%、35%、35%、13%和2%。
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,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,赋分起点为30分。
2.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:
其中:
Y1、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;
T1、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;
Y表示原始分;
T表示转换分。
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,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“四舍五入”处理。
考生/家长最关注的问题
不公布原始分。考生查询成绩时看到的是转换后的等级赋分,原始分及转换过程不予公开。
人数多 ≠ 赋分高,但人数越多,赋分结果越趋合理。
例:10万人考地理(基数大),各分数段分布均匀,排名更精准
取决于实际排名,而非学科冷热。
冷门学科选考人数少,若考生排名进入前1%,可赋得100分;但若排名靠后(如后2%),即使卷面60分也可能被赋30分
托底机制:部分省份设定最低保障基数(如6.5万人),当实际考生少于基数时,按基数人数赋分
4、新高考改革下,交白卷也能得30分?
是。赋分起点为30分,即使卷面0分,只要在E等级内,最终计入成绩为30分
5、纯文科组合赋分是否吃亏?
否。赋分高低取决于单科全省排名,与文理无关。
例:政治全省排名前1%,可赋得97-100分,反超理科中等生
但需注意:文科专业覆盖率不足50%(如理工医类要求必选物化)
6、学霸扎堆的科目有何风险?
中等生易成“炮灰”
例:物化组合中,若化学学霸集中(前15%竞争激烈),卷面85分可能仅排前35%,被赋71-85分(B等级),实际分数被压低。
例:地理卷面88分(全省前1%)→ 赋100分;化学卷面95分(全省前2%)→ 赋97分
赋分制将成绩按排名区间重新分配,打破文科主观题难拿高分的瓶颈。
例:历史类考生卷面80分(原属中上),若排名前15%,可赋86-100分
9、新高考是否推高大学录取线?
不影响。录取线由招生计划、投档人数决定,赋分制是对所有考生的成绩同步转换,不影响整体分数分布
10、选科决策的核心原则是什么?
排名潜力优先:选择能冲击全省前15%等级的科目;规避“死亡组合”:慎选学霸扎堆科目(如物化生)
平衡专业业与赋分:冲刺理工名校 → 必选物理+化学,搭配擅长的再选科目(如地理);文科特长生 → 聚焦政史地,争取单科顶级排名。
高一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,高一基础扎实,高三才能冲刺更好的大学!因此,现阶段高一的学生,如果学习上存在基础不牢、偏科严重、缺乏方法等问题就一定要及时调整。